返回首页

社会上一些民风,民俗的利与弊有哪些_清明节的习俗的利与弊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2-17 19:30 点击: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旧习俗的弊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旧习俗的弊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社会上一些民风,民俗的利与弊有哪些?

利就是迷信思想,多则害人害己。比如“不能回娘家过年”却是不少地方的风俗,很多地方嫁出去的女儿如果要在过年的时候赶回娘家,有家不能回,只能住宾馆。

除了这种歧视女性的迷信思想,各地的风俗习惯中还有很多陋习,附在春节这种传统文化中,如初五不能走亲戚等。传统风俗习惯中残留着的种种陈规陋习,并不是那么容易根除。

社会上一些民风,民俗的利与弊有哪些_清明节的习俗的利与弊 - 星座运势

现代社会日益开放,但一些人在“强大”的传统春节面前,还是会将这些陋习当成春节和传统的一部分,而予以“传承”,让陋习成了佳节的一部分。

清明节的习俗的利与弊?

清明习俗,利的一方面是继承传统,缅怀先烈。不利的一方面有祭品纯属浪费,还有一点就是烧纸,春季是干燥多风的季节,这样很容易引起火灾。

用植树、种花以及在祖先墓前献一束献花、放一曲音乐等方式来祭奠先人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清明时节,追忆亲人,缅怀故人,是国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目,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因为“清明习俗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明,也积淀了许多陈规陋习。”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今天,现代文明要求人们革除陋习,改革摒弃清明祭祀的旧方式、旧习惯,弘扬倡导新礼仪、新风尚,提倡祭奠习俗的文明。

念经布道,超度亡灵,烧冥币,献祭品,鞭炮齐鸣,满天纸灰,封建迷信的祭扫行为是应该摈弃的。当街头焚香、坟边烧钱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还易引发大火。迷信害人害

己。

清明节的习俗是有利无害的,可以对亲人的怀念,对长辈的一种尊敬,送送鲜花表示对长辈敬畏,对亲人表示感情和思念,对朋友的一种怀恋,这种习俗是有利,对于长辈和亲人朋友的回忆,所以没有什么弊。

调查报告我家乡的民风民俗不少于1000字?

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背景: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二、 调查目的:探究春节习俗,了解人们是如何度过春节的。

三、 调查内容:

1.贴春联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年夜饭  

 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当然,这是新年的第1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里吃,也可以在长辈家里吃.对于团年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有很严格的规矩的.在我们家.每年的团年饭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鱼和鸡是必不可少的菜.鱼象征年年有余,而鸡又是广东人最喜欢的食物.它们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呢!  

 3. 放鞭炮:  

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鞭炮声

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异彩,百花争艳,为佳节谱成了快乐篇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旧习俗的弊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旧习俗的弊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