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加坡有哪些习俗与我们不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加坡有哪些习俗与我们不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加坡有哪些习俗跟中国一样?
最热闹的春节

要吃团圆饭,去亲戚家拜年,贴春联儿闹花灯元宵节。
清明节
是华人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日前后两个星期,人们会携带祭品、鲜花,到坟场去扫墓,祭拜祖先。
端午节
原本是屈原投江纪念日,现在发展成包粽子拜祭神明的节日。新加坡每逢端午节便会举办龙舟比赛。
中元节
俗称鬼节,由农历七月初一到三十号,整整一个月时间都要设坛拜祭无主阴魂,在这期间有宴会、歌台表演、喊标福物等活动,十分热闹。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佳节,天上的月亮分外的圆,地上的人也团圆,人们吃月饼、喝香茶、提灯笼,联络所、社团举办中秋晚会,裕华园也举办大型灯展,十分热闹。
卫塞节
在农历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成道及涅磐纪念日。新加坡佛教总会在节日的前几天就开始举行一连串的庆祝会,各佛教团体及寺庙张灯结彩,大放光明,象征佛陀的光辉世世代代照耀人间
在新加坡,华人占总人口75%,每逢新春佳节,年味总是像中国一样浓。吃团圆饭、守岁、拜年、串门,新加坡也像中国一样有过年的习俗。“春到河畔迎新春”等经典文化活动纷纷展开,各个民族、种族的新加坡人与他们的马来裔、印度裔、华人朋友相互拜访,参加庆祝活动,这也是新加坡春节的一大特色。
中新两国不仅在过年习俗上有着共同之处,在家庭观念上也持相近态度。
新加坡当地的风俗习俗有哪些?
●站在凳上捞鱼生 新加坡人在过年时,必须要吃一道称为“鱼生”(YuSheng)的菜。象征新的一年风生水起、好运旺旺来。这道菜其实是鱼和菜蔬分别盛在圆碟子里,撒上胡椒和调味品,用筷子搅拌各种配料然后进食。这道菜的重点在于如何吃这道“鱼生”,当然不只是将菜夹起来往嘴里送那么容易,所有人得将鱼片、配菜高高地捞起来(广东话称为lohei)吃掉,这样来年就可以事事顺利、步步高升——举得越高,运气就越好。新加坡人一向以有礼貌著称,但如果春节期间,你在新加坡的餐厅里,看见一群人站在椅子上把筷子举得老高在吃,千万别觉得太奇怪,这是新加坡的节日习俗,不妨也站到凳子上也为自己求个好彩头。●两个桔子拜大年 桔子作为新年礼物。这一点可能是新加坡独有的春节特色。新加坡保留春节期间拜访亲友的习惯,一般来说,大年初一,晚辈拜访长辈。初二以后,同辈互拜,但与中国不同的是,即便拜访的人是长辈或上司,人们上门携带的礼物不但相同,也非常之轻,是什么呢?两个桔子。 ●大人给小孩发红包 每当大年夜全家齐聚,吃完团圆饭后,一个重要的节目就开始了,那就是向晚辈发放红包。新加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结了婚的人要给没有结婚的人(没有结婚的人无论多大都算小孩)送红包。送灶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道教徒的重要节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说好话,因此这一天道教徒特别准备了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新加坡有哪些婚俗习惯?
华人的婚俗按照传统习俗,婚前应由男方布置好洞房,房内一切全新, 一般都是红色和粉红色的。为确保生机旺盛,把新娘的用品先送入洞房后, 叫一个男孩坐在床上或在床上滚一次。
举行婚礼前,还要举行“梳头”仪式, 以标志男女都已成人。
新娘通常是白天穿西式礼袍,晚宴时换上红色或粉红色晚装,新郎则是 西装笔挺。
新婚夫妻到达新郎家时,新郎要对准车门踢一下,象征他拥有妻子。
在 门槛处,新娘跨过一盆冒烟的火炭,以驱除鬼怪。进门后,新婚夫妻跪拜家 神和祖先。他们在祖宗牌位前鞠躬三次,以示成婚。然后举行献茶仪式,使 婚礼正式合法化。
新郎的父母并坐在两张椅子上,新婚夫妻分别向父母各献一杯茶。
喝茶 后,父母把茶杯连同红包放回由亲友捧着的盘子。红包里可能是钱,也可能 是珠宝。给父母献茶后,接着便是按辈份轮流献茶。客人通常不参加这项 仪式。
经过这些仪式后,新婚夫妻到新娘家去拜访家人,下午一同到公园摄影 留念,晚上设宴招待所有的亲戚朋友。
新婚夫妻逐桌劝酒,每桌客人都站起 来,举杯高唱“饮胜”,把声音拉得长而且尖,每一桌间经常互相竞争,看谁 能唱得最久。 宴会充满喜乐气氛,大家尽情吃喝。
赴晚宴时要注意,服装的颜色应避免白色、黑色和藏青色。
准时赴宴是 不礼貌的,如果请柬上注明是下午7时半准时入席,那么8时是客人开始到 达的最好时间。如准时到场,无异承认自己是个贪吃的人。
新加坡华人大体上有海南、福建、广东(客家、潮州)、三江(江苏、浙 江、江西)几种籍贯,他们的婚俗都受原籍的影响,有些风俗明显过时,与 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加坡有哪些习俗与我们不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加坡有哪些习俗与我们不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