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闽南拜拜桌的位置,闽南人的习俗拜拜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2-18 15:47 点击: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闽南人的习俗拜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闽南人的习俗拜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闽南拜拜桌的位置,闽南人的习俗拜拜 - 星座运势

闽南元宵节拜拜的正确方式?

1、穿灯脚

元宵灯节在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那一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祠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2、请替身

旧时泉郡元宵节有“请替身”之俗,“替身”又称“代人”,是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其数目应与自家人口数相同。晚上“请替身”时,需摆上五味碗、酒瓶和酒杯。

主妇先焚香,斟酒,少顷,把“替身”逐一拿起,使之接触五味碗和酒杯沿,同时口中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泡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把“替身”送到户外烧掉。人们认为这样可在新的一年消灾弭祸,前途光明。

3、棕蓑娘

祀“棕蓑娘”的未成年女孩每人事前需准备好一只一寸长的小红鞋子或一件小衣裳,然后结伴到厕所内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茫茫(容貌美),教阮绠(织),教阮纺。教阮绠布好布边,教阮做鞋好后跟。教阮举大针、补大求。举针仔,挑绣球。举剪刀,剪花样,剪得照人照人样。”

祀毕,焚化小红鞋或小衣裳,收回供品。其意在于乞求来日心灵手巧,精于女红。

4、踩街

泉州“踩街”的主要传统艺术形式,有人们熟悉的“贡球舞”(彩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吹、笼吹、龙虎斗、南音清唱、弦管、十音、五音、舞狮、弄龙、阁车、高脚戏、歌仔戏、装人、纸塑巨像、“旗锣鼓枪”等。

闽南拜拜桌的位置?

闽南七夕拜拜桌子一般摆在家门口,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当地的风俗。

按照传统习俗,闽南地区七夕敬奉“七娘妈”,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而且因为人们认为“七娘妈”是七个,因而都与“七”有关。主要有:七娘轿(七乘)、七娘亭(内有七个仙娘之像)。其余陈列的果蔬、糖果(煮熟的甜糯米丸)、酒樽、箸筷子,一般也以七为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闽南人的习俗拜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闽南人的习俗拜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