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唐代的边塞诗人都有谁,河南登封送雁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2-21 09:39 点击: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南登封送雁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河南登封送雁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描写嵩山的有名诗句巍巍嵩山五岳?

嵩山,夏禹时称崇山,商汤时称嵩高,西周称岳山,东周始定嵩高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并称五岳。它在河南省登封县境内,由太室山、少室山组成。嵩顶又名峻极峰,是中岳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嵩高峻极”,“峻极于天”之说。嵩山之麓名胜古迹甚多,如太室山南麓的北魏嵩岳寺塔、嵩阳书院,少室山北麓的少林寺、初祖庵,还有汉代嵩山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元代观星台等。

嵩山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

还归东山上,独拂秋霞眠。

[诗名] 赠嵩山焦炼师 (全诗24句)

[作者] 李白,此诗专写当年在嵩山修行的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道姑——焦炼师。

[注释] ●二室:太室山、少室山。●三花:据《述异记》载,少室山有贝多树,与众木不同,一年三放花,其花白色香美。●蓬海客:指焦炼师,因传其入东海,登蓬莱,故称。●麻姑仙:《神仙传》所载的美丽仙姑,此处喻焦炼师,因焦炼师是女道士。●八极句、九垓句:指尽情仙游至遥远之地。●东山: 指嵩山的太室山。

神人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诗名] 嵩山采菖蒲者

[作者] 李白,此诗是一首有关嵩山神仙传说的游仙诗。

[注释] ●神人八句:根据《神仙传》载:汉武帝刘彻游嵩山,夜见一仙人,长2丈,双耳垂肩,自云“吾九嶷之人也,闻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可以服之长生也,故来采耳。”旋即仙人消逝。汉武帝认为是嵩岳之神给他指点长生之道,遂采菖蒲服之,经3年,帝觉闷而不快,才停服。●喻帝二句:说汉武帝迷信神仙而不醒悟,最终还是死葬茂陵。茂陵在陕西咸阳。

唐代的边塞诗人都有谁?

1、高适:字达夫,渤海修(今河北沧县)人,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高适诗中的优秀作品大多数都作于北上蓟门、浪游梁宋时期。他在蓟门时期,写了《蓟门五首》,他在梁宋创作了他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作《燕歌行》,这也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现实主义的杰作。
2、王昌龄:字少伯,长安人。世称王龙标。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和高、岑多用七言古诗不同。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他的《出塞》诗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昌龄对七绝用力最专,成就最高,后代称为“七绝圣手”。
3、岑参:南阳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走马穿行奉送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则是写唐军出征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4、王之涣:是一个年辈较老的盛唐边塞诗人,只时可惜诗篇遗留下来的极少。但《凉州词》一首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他的另一名作则是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
5、岑参: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南登封送雁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南登封送雁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