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正月十五是什么意思,正月十五是什么时间的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2-28 08:30 点击: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正月十五是什么时间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正月十五是什么时间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正月十五是什么意思,正月十五是什么时间的习俗 - 星座运势

元宵节的习俗?

一、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元宵节,很多地方更是盛行这种踩高跷的民间活动。高跷一般都是木质的,在刨好的木棒中做一个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用绳索绑在腿上。表演者踩着高跷,不但可以行走自如,还能做劈叉、跳凳、扭秧歌、舞刀弄枪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二、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者其他集会盛典,民间都会以舞狮子的形式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三、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源于汉明帝时期。永平年间,汉明帝大力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中“燃灯供佛”。后来元宵放灯的习俗就又宫廷中流传到民间,每逢元宵节,无论士族还是平民,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大街小巷都会灯火辉煌。

四、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舞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在古代,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也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或重大庆典,他们都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呈现出浓浓的东方气象。

五、扭秧歌

在元宵节里,质朴的北方人喜欢用扭秧歌的形式来表示庆贺。秧歌的风格各地也不尽相同,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等等。其中东北秧歌流传范围最广,艺术水平最高。

六、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增加的一项活动。元宵节里张灯结彩,猜灯谜给喜庆的日子增添了不少雅趣。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以灯悬谜,所以叫“灯谜”。

正月十五是什么意思?

1、正月十五点灯油灯是一种传统习俗,辟邪、喜庆,代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点灯,亮起火光,有希望、光明的寓意。

3、正月十五点灯笼的由来: “火化扬州”的神话故事。 古扬州城,人情淡薄,世风日下,天上神君命“火心娘娘”下凡,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将扬州城付之一炬。 火心娘娘下凡,化作一个乡下老太太,在扬州遇见一个特别善良的老人,为火心娘娘搭顺路车,将口袋里的干粮给火心娘娘吃。可是正月十五晚上要火化扬州城,火心娘娘把老人叫到她的跟前,说:“你回家后,在你家大门口挂上一盏大红灯笼”。回家之后,老人就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媳妇,他媳妇可是个十里八乡有名的明白人,于是又将挂灯的事告诉了她的娘家人,一传十,十传百,到了天黑以后几乎家家都挂上了大红灯笼。 火心娘娘因此而无法火烧扬州城,扬州城躲过一劫。 从此,每年的正月十五,扬州城人们就有了挂大红灯笼的习惯。后来此习惯延伸到整个中华民族,正月十五挂灯笼成了辟邪喜庆的象征。在自家门前点油灯,就是正月十五点灯挂灯笼的习俗传承至今。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赏灯节,每一年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各地都有举行大型的花灯展,猜灯谜,放花灯,放烟花,还有舞龙舞狮子,多数地方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吃了汤圆就喻意一年全家都团团圆圆,过完元宵就表示这个年过完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正月十五是什么时间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正月十五是什么时间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