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陕西婚礼习俗包饺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陕西婚礼习俗包饺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结婚当天女方为什么要包饺子带到男方吃?
1.北方习俗,在结婚的时候新人吃饺子,饺子通“交子”,寓意早生贵子,还有饺子形状寓意“团圆”“元宝” “出门发财”等等很多吉祥的寓意,都是对新人诚挚的祝福。
2.饺子即“交子”,因为迎娶新娘本身就是一个交接仪式,吃饺子就意味着女方父母把新娘托付给了新郎。
包饺子的习俗?
关于饺子的习俗:
春节: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肴。在中国许多地区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除了北方将饺子作为节日美食外,南方人也在一定的场合中食用饺子。饺子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则,上苍会在阴阳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后会变成不在册的孤魂野鬼。你想想,我国祖先对此是多么的重视啊!无论怎样,为除掉一年的晦气您也要在除夕吃一顿“饺子”。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除夕:
按照民俗的解释,“除夕”这一天是人、鬼、神交战之日,因此,必须要人人参与,才能获得来年的吉祥平安。
鬼乃“夕”也,它是人间一年的晦气所孕育而生成的厉鬼。“夕”在腊月三十日,新旧交替的子时时分,便会出来遗害人间!此时,要人神齐力才能把它除之。每年腊月三十的这一天,上天会派通力天神“年”来人间降魔除鬼,而“年”在除夕的时候只有九成的功力,证明“夕”这个厉鬼很厉害,必须要由人来协助才能把“夕”除之。因此,人要在“除夕”的子时时分共燃爆竹,来协助“年”把贻害人间的厉鬼“夕”除掉。
在除夕的交子时分,人吃了饺子会通身添力,然后,男女老幼齐鸣鞭炮,帮助天神除掉厉鬼,再++地贴上新的灶王爷画像,并在财神爷和灶王爷的画像前供奉上以饺子为主的美食,取意来年平安吉祥财源滚滚之意。这就是“爆竹声声除旧岁(祟)”这一习俗的由来。
陕西关中过年习俗?
正月初一“串门子”。“串门子”实际上是本家族中晚辈到长辈家拜年。关中西府人全家吃完新年的第一顿饭后,晚辈要主动带着孩子到本家族中的长辈家里去串门子拜年。
从前拜年的形式是给长辈下跪磕头,问候安康。长辈要给晚辈的孩子掏发“追命钱”(压岁钱),祝福孩子平平安安。这一天,关中西府人还讲究不扫尘、不倒垃圾、水火不出门等等。有些地方在正月初一的下午,养牲口的人家还要把牲口拉出去转转。牲口一年来辛辛苦苦,任凭主人使唤,这一天,也要给牲口一个喘息的机会。
正月初二“过新陵”。“过新陵”就是上新坟的意思。谁家有没过三年的亡故之人,亲戚都要来上坟,用香蜡纸钱祭祀之外,还要修培一下坟土。
正月初三“走丈人”。这一天,出嫁的女子要和丈夫一起回到自己的娘家,给父母拜年。拜年是一般要拿上四色礼(四样礼品),这一天,丈母娘要好酒好菜招待自己的女婿。关中人过年待客吃两顿饭,早晨的长面中午的菜。丈母娘招待的好不好主要看面里的油汪不汪,菜里的肉肥不肥。西府民间有“油厚得一口气吹不透”的说法,意思是丈母娘给女婿吃的面里,汤中的油吹不开。
正月初五“送灯笼”。初五日开始,舅舅就要给外甥送灯笼。常言道: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舅送给外甥灯笼,意思是让灯笼照亮外甥的前程,表达了对下一辈的关爱。
正月十六“游百病”。正月十六这一天,妇女们要放下手中的活计,更不能动针线。她们要结伴到庙宇祭拜祈福,要在游走中丢掉自己要把自己身体的不适和心头的烦恼。有些地方在这一天,要给新婚的媳妇送子,由村中人丁兴旺的妇女带着几个孩子,给新媳妇的被窝里放进枕头等物,希望新媳妇早生贵子。孩子们还要打一次灯笼仗,最后把灯笼烧掉,预示今后的日子红火吉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西婚礼习俗包饺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西婚礼习俗包饺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