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旺火有什么用,生旺火是哪里的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3-03 17:26 点击:2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旺火是哪里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生旺火是哪里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旺火的来历以及传说?

什么是旺火:

旺火有什么用,生旺火是哪里的习俗 - 星座运势

生旺火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习惯,主要以山西为主,河北、内蒙古等地也有庆祝。垒旺火一般在春节除夕和元宵节时进行。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塔状,称之为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

2.起源探究: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有说法认为内蒙古地区的旺火起源于篝火,内蒙古作为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之一和旺火这种风俗习惯应该有一定的渊缘。(《内蒙古晨报》)内蒙古民俗专家郝云认为,旺火最早源自上古年间,是古人对火的一种崇拜,相传始于祝融时代。

(2)对于山西地区,有说法认为,山西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而根据煤炭开发使用的历史推断,现代形制的旺火最早可以上溯至汉代,并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故山西北部地区形成了一种生旺火的风俗习惯。

(3)旺火被垒成塔状则可能是受佛教文化传入的影响。

3.历史记载:

在古代,有一些与旺火形式类似的活动,如“庭燎”、“籸盆”等,被认为是早期的旺火。主要是用于祭奠祖先,或是为了驱邪,且当时大多是烧柴、烧炭:

《汉仪》《隋书》记载,国家礼仪中,有在元日“庭燎”的规定,春秋时期还有齐桓公庭燎求贤的故事(《韩诗外传》)。

南朝梁代的《荆楚岁时记》中开始出现了民间庭燎的记载,目的是驱邪消灾。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四时篡要》:‘除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

到了明代,开始有了祭拜祖先、神灵记载。明·周汝成《熙朝乐事》:“除夕人家祭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籸盆。

旺火有什么用?

旺火的用处是用来驱赶即将过去的一年的不顺,喜迎接新一年的贵神。

旺火是用焦炭块垒成的。旺火有三部分组成,一般用石头做成旺火的基础,形状为箥箕形;旺火中间为引燃干柴,晚会燃烧时先点燃干柴,通过干柴引燃炭块;干柴的外边用炭垒成园形的旺火,旺火一般有一米高的、1米5高的,两米高的。旺火的作用是用来驱赶即将过去的一年的不顺,喜迎接新一年的贵神。

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当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旺草”和“柏叶”则象征“百年兴旺”。生旺火是山西大同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过年旺火是什么意思?

生旺火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习惯,主要以山西为主,河北、内蒙古等地也有庆祝。垒旺火一般在春节除夕和元宵节时进行。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塔状,称之为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

由于旺火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且具有空气污染、易引发火灾等缺点,不少地方对点旺火开始施加限制,并提倡使用环保旺火。

山西阳泉市的风俗250字?

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

结婚那天,男方要去车接新娘。新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大门。

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的。

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

首先请阿訇选诵一段《古兰经》,然后,阿訇当着证婚人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如愿意要马上表态。

再问新娘,新娘表示同意,阿訇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告诫二位新人要互敬互爱。

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才进洞房。

新郎进洞房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摘掉头上的喜花,互相交换礼物,新郎送给新娘包着钱的红纸包,新娘给新郎小红布蛋蛋式"针扎子",新郎还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要喜糖的人,称为"撒喜"。

晚饭过后,大家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三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门"(即回娘家)。有的当日"回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旺火是哪里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旺火是哪里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