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云南人民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云南人民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云南有哪些风俗?
云南特有的风俗有很多,比如:

1、对歌
对歌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方式,也是节日的庆贺方式。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的方法和途径。
2、哭婚
哭婚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一般在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3、抢亲
在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有抢婚习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发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即使愿意,也必须佯作反抗。
4、彝族火把节
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共同的节日——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5、哈尼族长街宴
每年农历12月初(阳历10月10日左右),是元阳县俄扎乡哈播村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每当节日的头天,村中龙头就到村头的龙树林中央摆设祭桌,宰杀无杂色毛的龙猪,敬请龙来和大家共度佳节。
云南十大风俗习俗?
1、云南佤族,摸你黑。佤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临沧沧源县。他们有本身的说话是佤语。佤族间木鼓视为神器,人们会用木鼓跳舞,而木鼓节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摸你黑,也声名远扬。
2、云南傣族泼水节。傣族泼水节,是流行于云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3、丢包。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
4、赛龙舟,赛龙舟是泼水节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5、放孔明灯,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风俗
1 对歌
2 哭婚
3 抢亲
4 丢包
5 阿夏婚
习俗
1 初一说好话,忌打骂孩子
2 忌打扫,将垃圾扫到门口
3 已婚女子忌初一回娘家
4 忌动刀剪和针线
5 忌被他人从口袋掏取东西
云南有哪些习俗?
1.
穿着:云南省的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非常丰富多彩,如彝族的“衣袍”、傣族的“银饰”、哈尼族的“花裙”等。
2.
饮食:云南省的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有特色,如傣族的“火锅”、彝族的“酸汤鱼”、白族的“米酒”等。
3.
节日:云南省的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彝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水灯节”、白族的“火把节”等。
4.
民间舞蹈:云南省的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舞蹈
云南的民俗有那些?
云南的“民风民俗”有:竹筒当锅煮饭卖、牛奶做成扇子卖、过桥米线人人爱、米饭粑粑叫饵块、谈情说爱用歌代、新娘要把墨镜戴、娃娃出门男人带等等。
美丽、富饶的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块宝地,它土地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早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口岸。云南有10个国家级风景区,4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海拔6740米终年积雪的高山东省,至今无人能够攀登顶峰;不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喀斯特岩溶地貌开成的石林以及九乡溶洞等奇观。
云南省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流传甚广,版本甚多的“云南十八怪”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云南民族风情的一种体现。
其中一种版本是这样说的:“鸡蛋用草串着卖,米饭饼子烧饵块,三只蚊子炒盘菜,石头长到云天外,摘下草帽当锅盖,四季服装同穿戴,种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烟袋,袖珍小马有能耐,蚂蚱能做下酒菜,常年都出好瓜菜,好烟见抽不见卖,茅草畅销海内外,火车没有汽车快,娃娃出门男人带,山洞能跟仙境赛,过桥米线人人爱,鲜花四季开不败”。这个顺口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族风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云南人民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云南人民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