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端午有哪些习俗故事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6 22:45 点击:7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有哪些习俗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端午有哪些习俗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

在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听到了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

他虽然有心报国,但是也无法挽救这一局面了,于是屈原选择了以死明志,毅然决然的写下绝笔诗《怀沙》之后,便抱着石头投入了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的百姓听说了这件事,因为怕屈原的身体被江里的鱼虾吃掉,于是纷纷划着小舟前去打捞。

一位老医师却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了江里。他说,这是为了驱赶蛟龙水怪,以免伤害了屈原的身体。

看到老医师这么做,百姓们也纷纷将米粮投入到江中,希望鱼虾吃饱了米粮,就不会再伤害掉屈原的身体了。

后来,这些做法就慢慢的变成了今天的赛龙舟、喝雄黄酒和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有关端午节历史故事?

1、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二十二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板大夫,辅助楚怀王。其时楚怀王受到奸臣的进谗。

没有接受屈原关于联齐抗秦的主张,被说客张仪骗到秦国软禁起来,逼他割地献城,后因忧虑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

屈原知道后悲愤欲绝,上书请求顷襄王为怀王报仇。但顷襄王窕宠信奸佞,不思振复,将屈原削职放逐江南。

其后楚国被秦国攻陷,亡在旦夕。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

在极度忧愤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屈原六十二岁时) 农历五月五日纵路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

楚国人民闻讯,纷纷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屈原的身影。这便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

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但由于人们祭屈原的米,都让江上的蛟龙吃掉。

故后来人们改用粽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棕子的风俗。

2.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伍子胥以此死。

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关于端午节传说故事有哪些?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1、屈原投江  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后来楚国亡了,屈原便于五月初五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2、伍子胥尸体投河  吴王夫差因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东城门上,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听说后大怒,命令把伍子胥尸体在五月五日投入河中。3、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4、白娘子端午节喝雄黄酒现原形  端午节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推却不了许仙,喝了酒后,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有哪些习俗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有哪些习俗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