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端午节完整古诗词,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6 23:46 点击:5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完整古诗词?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松,

等闲惊破纱窗梦。

关于端午节完整古诗词如下:

《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 

唐 ·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最佳10首古诗?

第1首 明朝边贡的《午日观竞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这首七言律诗写的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赛龙舟。此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写景,形象生动、虎虎生风,如在眼前。颈联转向抒情,表达出对屈原的同情和思念,蕴含对端午节风俗的褒扬。尾联进一步升华,在恬适中透出一丝丝闲愁。

这首诗沉稳平淡,风格朴质,写出赛龙舟的经典画面,蕴含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崇敬心情。

第2首 北宋苏轼的《六幺令 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唯有万千断肠句。

“天中节”是端午节的别称,这首词是很典型的端午节之词,描写了插艾叶、放风筝、包粽子、喝清酒、赛龙舟、悼念屈原等,几乎将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写了一个遍。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以庆祝端午节的各项活动为“实”,感怀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怀念屈原、赞叹屈原的经典诗篇为“虚”。

进一步讲,这首词看似写屈原,抨击楚王“昏庸”,实则暗讽时政,锋芒直指北宋朝廷,不露痕迹地将自己的隐忧和不满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东坡此词无愧于端午节的代表性杰作!

第3首 唐朝文秀的《端午》

端午节包粽子诗词?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端午节包粽子诗词:

1. 《端午》——苏轼

端午未至身先凉,十里荷花露满箱。

白马饰垂杨,黄鹂啼细柳。

薄衫怜素客,短笛散愁人。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曲清歌出南薰。

2.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粽香扑鼻来,真是端午好时光。

3. 《粽子》——唐寅

粽子圆团小,银箔紫罗包。

粽叶裹珍馐,欲食先闻妙。

记不得端阳日,只知此物好。

一年一度思祖国,深情祈福报家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