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习俗的诗?
端午节在我国由来已久,在漫长的传承中,流传下来的端午节的习俗和风情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下面十首诗词了解下吧!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
端午习俗:赛龙舟赛龙舟在唐代犹为盛行。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在唐代,端午节十分隆重。在端午这天,皇帝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杜甫这首诗就记述了端午节这天,皇帝赏赐衣物的事情。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端午节的习俗及相关诗句?
一、端午节的习俗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2、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3、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二、 端午节相关诗句1、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f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二、端午即事【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端午节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许多古代诗人都写过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诗词:
1.《离骚》- 屈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端午》- 王之涣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伊家。”
3.《龙舟》- 杨万里
“五月五日天气好,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簪双凤。步摇兰麝动芳姿,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洪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些古诗词都是关于端午节的经典之作,通过这些诗歌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端午节的热爱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