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端午节有哪些礼仪〈端午节有什么礼仪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22 21:01 点击:20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节有什么礼仪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端午节有什么礼仪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有哪些礼仪?

1,赛龙舟,是一项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个习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3,佩香囊,给小孩子们佩香囊,据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4,挂艾草,将艾草插于门楣,悬于高堂,有辟邪招百福之意。

5,拴五色红绳,孩子们在端午节这天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红绳以保安康。

端午节,是集++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佳节也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小辈给长辈送节日礼物,长辈给孩子作花花绳,作香包佩戴,希望孩子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成长。

端午习俗主要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

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主要有以下习俗:
  1、吃粽子
  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


  2、挂艾草
  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人们便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也会挂在门楣,起到驱魔祛鬼的效果。


  3、赛龙舟
  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4、吃五毒饼
  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5、斗百草
  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6、收五毒
  端午节时,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7、贴葫芦花
  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古时人们会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包括“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8、点雄黄酒
  在端午节还有点雄黄酒的习俗,会把酒在男孩的额头上写“王”字,在女孩的头上点五个点,人们认为,这样蚊虫苍蝇会被雄黄酒破解,驱邪避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节有什么礼仪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节有什么礼仪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