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广西河池巴马结婚风俗〈巴马瑶族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8-20 15:10 点击:16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巴马瑶族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巴马瑶族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广西河池巴马结婚风俗?

巴马婚俗特点是“女婚男嫁”。巴马县所略乡一带的瑶族却与众不同,是“女大当婚,男大当嫁”。

女方请男方派老人带上几斤酒,糖,一些烟饼等礼品来订亲,要求上门,将婚事公布于众,从这以后,女方就负责筹备一切嫁妆、床上用品、家具等。待东西备齐,女方就择日接男方过门。男方出嫁即将离开家时,先由唢呐手吹上一轮告别父母的唢呐,然后对空鸣枪(粉枪)三响,放鞭炮,再跪拜祖宗和父母,与亲人一一告别,在12-13人送亲陪同下高高兴兴出门。当送亲行至离女方家二三公里时,又对空鸣枪三响,女方家听到枪声后,立即鸣枪三响,示意对方,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进门。

广西巴马县不仅是全世界有名的“长寿之乡”,而且这里的婚礼却是别具一格;所略乡一带的瑶族(土瑶)婚礼奇风异俗,是“女大当婚,男大当嫁”,有别于俗话说的“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

这里的“女婚男嫁”特点,大体上有这么几个阶段。当男女青年都长到18岁后,就开始讲究修饰,乔装打扮一新,女青年似花蕊朵朵,男青年个个英俊潇洒。通过赶街、走亲访友、耍老表、节假日唱山歌,打陀螺,抛毽子等方式,进行谈情说爱,互相了解,这是认识阶段。

我想知道广西巴马节日有什么样的风俗?尽量丰富点?

广西巴马县不仅是全世界有名的“长寿之乡”,而且这里的婚礼却是别具一格;所略乡一带的瑶族(土瑶)婚礼奇风异俗,是“女大当婚,男大当嫁”,有别于俗话说的“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

这里的“女婚男嫁”特点,大体上有这么几个阶段。当男女青年都长到18岁后,就开始讲究修饰,乔装打扮一新,女青年似花蕊朵朵,男青年个个英俊潇洒。通过赶街、走亲访友、耍老表、节假日唱山歌,打陀螺,抛毽子等方式,进行谈情说爱,互相了解,这是认识阶段。

壮族有什么习俗?

壮族的习俗有:壮族三音、壮族会鼓、壮族嘹歌、“三月三”歌节、牛魂节、歌圩、歌会、蛙图腾与蚂节、六郎节、陇端节。

壮族三音

壮族吹打乐三音,是流传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片壮垌的福堂、永丰等一带。这种吹打乐在壮垌红喜、白喜的日子或场所选择不同的曲调吹打演奏。

壮族会鼓

壮族会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壮族人民独有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马山县壮族会鼓始于宋末元初,盛行于清代,最初的功能是驱鬼镇妖、外袭警报、祈求吉祥。因敲起来气势磅礴、热血沸腾,渐渐成了民间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一直流传。经过申报,2008年11月10日,马山县壮族会鼓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嘹歌

壮族嘹歌,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市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壮族嘹歌因其唱法中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是一种流传于以广西百色市平果县为中心的右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古老山歌。它主要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内容。壮族嘹歌蕴含着壮族人民独特的民俗文化,是壮族人民智慧、文化与民俗的结晶。

“三月三”歌节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壮族一向以能歌著称,早在汉代刘向的《说苑·善说篇》中,就有关于先秦时期壮族先民所唱的《越人歌》的记载。壮族三月三是广西打造的展现民族文化魅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动力的盛会。每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全区开展1000多项欢庆活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马瑶族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马瑶族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