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仑节气有什么习俗,淘汰的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0-14 13:46 点击:16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淘汰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淘汰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仑节气有什么习俗,淘汰的习俗 - 星座运势

北仑节气有什么习俗?

北仑春节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旧称新年、元旦,辛亥革命后称春节,俗称“过年”或“年节”,是中华民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北仑地区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把春节看作是一年中最欢乐、祥和、隆重、热烈的传统佳节。

旧时该日清晨即起,家长说句吉利话,并放“开门”炮三个。大户人家于祖像前设一供桌,陈果饵酒馔,由长辈率儿孙们向祖先画像焚香燃烛,跪地参拜。之后,晚辈向长辈行拜年礼,称“拜岁”。拜年的礼仪,从清末民初的匍匐磕头改为请安,再演化为鞠躬低头。拜毕,长辈给小辈“压岁钱”或“压岁果”,压岁果少不了橘子、荔枝干及甘蔗等,均含吉意。这一天人们穿新衣、新鞋,早餐吃汤果,茹素不沾荤。年长的作为“界下弟子”,于子夜时分要赶往境庙烧头香。该日不汲水,不倒水,不洒扫,不乞火,不动刀剪,不杀牲,不串门,不待客,不倒马桶,不洗涤,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走路如果跌跤,要说“元宝一跌”。白天,男人出拜亲邻,以甥拜舅、婿拜翁、侄拜姑父为重,称“贺岁”。该晚要早睡,睡前放“关门炮”。当夜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初一至初五各家相互宴请,称“岁饭”。初五过后,过年的礼俗基本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春节放假,淘汰了一些旧风俗,代之以发慰问信、送贺年卡、贴春联;开展拥军爱民活动,慰问烈军属、慰问离退休干部及五保老人;政府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柴桥、郭巨、梅山等地民间艺人表演马灯、舞龙、舞狮等民间文艺,气氛十分热烈。近年来盛行电话拜年、手机发短信贺新年等。

哪种传统风俗有改变的必要?

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的一个节气,又是人们上坟、祭祖的日子。

人们在清明节上坟,来寄托对逝去的人的哀思、追悼。但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焚烧纸钱。

清明节人们往往会在墓前焚烧纸钱。

焚烧纸钱既污染空气,更容易引发火灾。平原地带还好些,没有那么多树木,山地就很危险。人们辛辛苦苦地退耕还林,结果,一场山火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村民清明节上坟,焚烧纸钱引发山火。

所以,还是建议:在上坟的时候,带点鲜花即可,一样的可以表达哀思和追悼!

1、与时代精神相违背的陋习。

2、传统风俗是人们在历史沿袭中逐渐形成,具有浓重地方特色且相对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有的是经历史传承下来的中华美德,如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与我们的时代精神、核心价值观相得益彰。有些传统风俗,如男尊女卑,封建迷信等严重违背我们的时代精神,需要批判、改变。

3、我们对待传统风俗也要秉承“古为今用”,是传承,不是拿来主义。

女人何时开始裹脚?

四、五岁起。

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是用布将女性双脚紧紧缠裹,使之畸形变小。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三寸金莲”在古时用来形容女人的小脚,传说很多,其中一个传说与南唐后主李煜有关。

缠足开始的时间有夏禹、商代、春秋战国、隋、五代、宋等多种说法。学者高洪兴专业著作《缠足史》考证,缠足开始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清时期缠足进入鼎盛期。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但不缠足者也不在少数。

清朝被推翻后,孙中山正式下令禁止缠足。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缠足更成为各派革命运动和激进分子讨伐的对象,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曾撰文痛斥缠足对妇女的摧残和压迫。新中国成立后,缠足恶习被彻底废止,中国的妇女才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淘汰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淘汰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