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间习俗七大规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民间习俗七大规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倒茶的七大规矩?
1、从来茶到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
2、头茶必须倒掉。
3、第一次斟茶,先尊老后卑幼。
4、斟茶时先客人后主人。
5、茶杯轻拿轻放。
6、喝茶时切勿皱眉。
7、新客来要换新茶。
回族女人十大习俗?
回族女人服饰讲究整齐、美观、简朴、舒适、干净卫生。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
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
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绣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回族妇女一般都头戴白圆撮口帽,戴盖头。一般都是绿、青、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头梳藏式小辫,其上装饰着藏式银质头饰,然后戴上盖头。他们睡觉不用被子,皮袄解下便是。老年妇女一般爱穿黑色大襟长袍,戴白色盖头。中青年妇女喜穿各式时兴服装,崇尚绿色、红色、平时一般戴黑色纱绒盖头或白色深沿帽,冬天爱穿锦缎棉袄。姑娘的穿戴更为艳丽时髦,有的姑娘身穿时装,头戴绿色纱绒盖头,华丽和谐,别具一格。
上门提亲十大规矩?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各地婚俗不同,但按照时下通行的做法应当是:
1.双方事先约定见面的时间、地点,为尊重女方起见,最好是在女方家中,如果女方另有约定则遵从女方意愿;
2.男方要事先准备一些礼物,北方一般是烟酒糖茶四色礼(有的地方可能将烟换成衣料)。如果是异地相亲可以带些当体的特产。
3.相亲当天可能要敲定结婚的日期(这是一些地方相亲的主要目的),只有双方长辈征求婚姻双方的意见后决定。另外,还可能决定女方出席婚礼的具体人数、对婚庆仪式的具体要求等,可根据当地风俗议定。
4.男方送给女方彩礼,数目根据当地风俗及个人承受能力而定。 需要提醒的是,男方最好在正午前到达女方家,这是对女方的尊重,且在商谈、酒席进行过程中不可忽视女方舅舅的存在,北方习俗——娘亲舅大。
河南喝酒十大规矩?
规矩一
同饮前三杯
宾朋皆坐,上第四道菜或六道菜后(三个菜是不喝酒的,三个菜喝为“断头酒”),尊长或东家便会提议同饮,饮毕,斟满酒杯,吃会酒菜,便同饮第二杯,然后便是第三杯。
说是随意,但有人提议同饮时,还是不得不喝。即至少3杯酒。
规矩二
倒酒
同饮三杯后,东家便会出来给宾客倒酒,每人3杯酒,然后再与宾客同饮1杯,即每位宾客要喝4杯,至少3杯酒。
规矩三
劝酒
众座若有初次见面者,要喝“认识酒”,一般是“敬一个、端一个”的风俗,客人,要接受敬酒。
敬酒以见底为敬,但在向客人敬酒之前,你先得把酒杯中已有的酒喝完,然后由敬酒的人倒满,两人碰杯一饮而尽,也就是敬酒的人喝一杯,客人喝两杯,但敬的酒一定要喝完,这是对敬酒者的尊重。
其次是端酒,敬酒者恭恭敬敬地双手捧酒,走到客人座位边,站立在客人的座位旁,向客人表达祝福或感激之意后,再将酒高高奉上,等客人喝完放下酒杯后再离开,当然并不意味着要喝一满杯,也同样不意味着要干完。
规矩四
鱼头酒
在河南酒桌上鱼是喝酒最多的,鱼上来后,鱼头要对准主宾或年长者。
有句话叫“头三尾四,脊五肚六”,即鱼的这四部位对着谁,谁便要喝几杯酒;
若有人把鱼眼睛夹给谁,谁便要喝3杯,此谓“高看一眼”,鱼两只眼睛,便是6杯;
若有人把鱼脸(即腮)夹给谁,谁便要喝2杯,此谓“赏个脸面”,当然这个词也有两个含义:1.你喝便是给我面子;2.你不喝就是给你脸不要脸。鱼左右两腮便是4杯酒;
其间若有谁把鱼的背鳍夹给谁,谁便要喝3杯,此谓“一帆风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间习俗七大规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间习俗七大规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