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端午节缝香囊的来历简短小故事,端午挂香囊的习俗起源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1-30 17:36 点击:166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挂香囊的习俗起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端午挂香囊的习俗起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佩戴香囊习俗从什么时候兴起的?

端午节佩戴香囊是华夏民族的古老习俗。香囊是香荷包的简称。香囊又名香包、荷包、香袋、香荷包。

  据考证,端午节佩戴香荷包源于公元前278年,楚国民以“简棕”(即竹简贮米)投入汨罗江祭奠屈原,使鱼不损伤其遗体;又据《初学记》中记载:汉光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官名)对他妻子托梦说:“你们祭祀的东西,被江中蛟龙偷走了,以后可以用艾叶包住,五色线捆好,蛟龙最害怕这两样东西”。于是其妻就用竹简制粽,并缠上五色丝线投入江中。后来世代相传,发展为端午节食品及五色丝线缠粽子的民风民俗。到后来,人们又用五色彩线缠、绣各种各样的香荷包,这种古俗愈演愈烈,据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描写:“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又如:《红楼梦》书中写道:“(宝玉)因忙把衣解了,从里面衣襟上将所系的荷包解了下来。”这里的香囊、荷包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端午节所佩戴之物,但其古俗含义辟邪、熏香、定情物不免也夹杂在其中。元代杂剧就提到这种香荷包,让驰聘疆场的武士佩戴在身边,是用来装针线的,大的像钱包,小的似手袋。

  我国古俗佩戴香荷包历史悠久,它可追溯到周代之前。据《礼记·内则》记载:“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纵拂髦、忽角衿缨,皆佩容臭。”这里所说的“衿缨”是编结的香囊;“容臭”是指香囊中的香物。这段文字记载说明周代年轻人在父母与舅姑处时,随身佩戴香荷包(香囊),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礼仪,也说出了那时的香荷包尚无装饰意义。

端午节缝香囊的来历简短小故事,端午挂香囊的习俗起源 - 星座运势

端午节缝香囊的来历简短小故事?

五月俗称毒月,根据风土志记载,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的风俗,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叫它做长命缕。

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于是就此确定了香包的地位。

端午戴香囊的寓意?

1、端午节小孩佩香包,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2、一般香包或五彩线从端午那天开始带 带到端午后的第一场雨 然后取下丢掉。寓意是让大雨冲走晦气和疾

病。

答: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戴香囊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戴香囊的寓意有以下几个方面:

1.驱邪避疫:香囊中所装的香料通常具有辟邪、驱瘟等传统意义。人们戴着香囊,相信可以驱除疫气、消灾避邪,保佑身体健康。

2.祈福祝愿:香囊象征着祥瑞和吉祥,戴上香囊意味着祈福祝愿。人们希望通过佩戴香囊得到好运,平安吉祥,增添喜庆氛围。

3.赛龙舟活动的象征:端午节也是赛龙舟的重要日子。传统上,赛龙舟的时候,人们会将香囊系在龙舟的桨上,以祈求龙王保佑,保境安民,顺利获胜。

4.地方习俗和个人口味:不同地区和个人还可能有特定的戴香囊习俗或口味。例如,在香囊中放置香草、花朵、草药,以获得愉悦的香气和美观的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挂香囊的习俗起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挂香囊的习俗起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