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方和北方端午节的习俗有啥不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南方和北方端午节的习俗有啥不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南方和北方习俗有什么不同?
一、 端午节南北方庆祝活动方式不同
1、南龙舟,北踏柳
得益于南方的地理气候条件,江南水乡,水网密布,水运之类的交通非常便利,所以每逢端午都会举办一些精彩刺激的龙舟比赛。在龙舟比赛的过程中,所有的龙舟手都会跟着一个船头打鼓的节奏一起划桨,所有人都激情四射,场面简直high到爆。
但是在北方,活动就不一样了,古时候人们都有踏柳赋诗的习俗。在当时,地方官府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而发展到现在,端午吟诗的习俗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到城外宴饮赋诗的雅兴。现在有些地方举行大规模的端午爱国诗文征稿活动。大家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吟诵爱国诗文。
2、南艾条,北铜钱
在端午节这个节日当中,虽然南北方很多习俗不太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避邪。比如,南方人习惯用艾草插在门口。还有一些习俗比如把朱砂、雄黄、香药等装在漂亮的香囊里(有些地方是装用草药煮过的鸡蛋),然后挂在小孩子身上,可以保平安。
而北方端午节有佩戴钟馗祛五毒铜钱以辟邪的习俗,铜钱上刻着蜈蚣、蛤蟆、蝎子、老鼠、蛇五种毒物。五色丝线也是人们端午辟邪的一种方式。将红黄蓝绿等各色丝线编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脚腕上,美观精致。
二、 南北方粽子的不同
南北方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饮食了,所以每逢过节,南北方的节日食物都会被拿出来作一番对比。
南北方端午节习俗对比南方粽子
南方:馅料丰富,咸主打
单看形状,南方粽子就显得多姿:三角形、火炬形、锥形、方形,外表的玲珑先吊足你的胃口。
为什么有时候同一个节日南北方的习俗传统差别却很大?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我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同一个节日南北方的习俗传统差别很大?这个问题可是我的特长,因为我是北方西安人,我太太是南方上海人。我在北方西安生活过,南方的上海也生活过。南北方的习俗传统确实差别很大。
第一,南北方在节日里饮食差别很大。过年初一北方人都吃饺子,而南方人确吃肉汤圆。端午节北方人吃甜棕子,而南方人吃肉棕子。八月十五中秋节北方人吃甜月饼为主,而南方人吃鲜肉月饼,在上海有家百年老字号“老大房鲜肉月饼”卖的特好,东南沿海一带人都买着吃。
第二,南北方气侯差异引起了饮食中的差异。北方人吃面食为主,而南方人吃米饭为主。北方冷,北方人爱喝高度白酒,西北人,东北人冬天常喝高度白酒,因为三九天太冷了,有时零下40度,靠喝白酒暖和身体。而江浙一带气侯温和,大部分人喝的低度的花雕酒。而到了热带的海南,人们很少喝高度酒,大部分人吃水果,喝椰汁降温。
第三,南北方温度、冷暧差异让南北方习俗差别很大。就拿北方来说,每年农历十月一,快进入冬季时,北方人都有上坟烧纸,祭拜祖先的传统,给去逝的祖先烧寒衣送。而南方由于冬天来的迟,农历十月一民间也没有这个传统,而是到了元旦南方才气温转凉,南方人是元旦才给祖先上坟烧纸送寒衣。
总之,由于我国领土辽阔,地大物博。我国的最北方的东北的北极村在北纬53度。而最南方的曾母暗沙在赤道附近。这样也让南北方节日里习俗传统差别很大。
北方和南方端午节风俗都是吃粽子吗?
是的,只是粽子的口味不同。大部分南方人喜欢吃咸味道的粽子,大部分的北方人喜欢吃甜味道的粽子。南方人包粽子的放法是:最外层的外衣是粽叶,粽叶包裹着生檽米,生糯米上面铺着用浸泡过的绿豆,花生米,板栗,最里面放着腌制过的猪肉,并且撒点芝麻,有些包裹着一个大大的鸡,有些包裹着猪手之类的,总是是各地方有各地方的特色。南方的粽子味道属于咸的,准备糯米的时候,放少许盐,肉类腌制咸的等。有三角粽还有大粽子,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大型粽子比赛娱乐等。如:横县大型粽子,北海海鲜粽子,河池猪肉板栗粽子,三江三角粽等。
北方的包粽子是有枣的,红豆的,豆沙的,蜜枣的,纯糯米的等,包的方法和南方这边的方法无异,都是水煮的,极少数人是蒸的。唯一区别的就是里面的味道是甜的,吃到的时候,甚至还会蘸点白糖或者蜂蜜。
不管是南方人喜欢咸的粽子,还是北方人喜欢甜的粽子,各地各处的风土文化内涵不一样,饮食文化有差异化,没有一个满意的标准说谁好吃谁不好吃,味道众口难调的道理。只能说,吃粽子吃出家乡的味道,吃出妈妈的味道,那就是最好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方和北方端午节的习俗有啥不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方和北方端午节的习俗有啥不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