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端午的来历和习俗_立夏和端午节风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2-11 08:06 点击:196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十大端午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十大端午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的来历和习俗?

一、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的来历和习俗_立夏和端午节风俗 - 星座运势

1、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节,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

2、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3、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内涵相沿迄今。

4、“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5、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二、端午节的习俗

1、在远古时代,百越之地就有在阳气旺盛的午月午日,用刻画上龙形的舟楫载上古粽籺等贡祭品以竞渡形式祭祀龙祖习俗;时至今日,扒龙船仍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有典籍记载的最早出现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3、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立夏和端午节风俗?

立夏节气有以下一些风俗和习俗:

(1)吃蒸麻糍:在立夏这天,一些地区食用蒸麻糍,象征着谷物从芽生长到成熟进行的过程。

(2)祭祖: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立夏举行祭祖祭神的活动,感恩祖先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3)打马球:一些地区的牧民会在立夏这天举行打马球的比赛,这是一种传统的蒙古族运动。

端午节有以下一些风俗和习俗:

(1)吃粽子: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吃粽子,粽子有很多种馅料,如红豆、肉类等,不同馅料的粽子代表不同的文化习俗。

(2)赛龙舟:航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赛龙舟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象征着勇气和团队精神。

(3)挂艾叶和穿香囊: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用艾叶和香囊来避邪和消毒,也是为祈求平安健康。艾叶和香囊被认为是抵挡疾病和魔鬼的好东西。

立夏和端午节的风俗是:

1、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立夏的习俗有迎夏、吃立夏饭、立夏吃蛋、挂蛋、斗蛋、称体重、忌坐门槛、吃乌笋。

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拴五色丝线、饮雄黄酒赛、龙舟、悬艾叶菖蒲、打马球、吃咸鸭蛋、佩香囊、吃打糕、踏青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十大端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十大端午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