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惊蛰南方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惊蛰南方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方惊蛰有什么讲究?
惊蛰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节气,每到惊蛰这一天,民间会有祭白虎、吃梨、打小人、吃烙饼的习俗。祭白虎在中国的民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如果你不小心犯了白虎,那么你在这一年之内都会很倒霉。
潮汕人的惊蛰风俗?
惊蛰节气,潮汕人用白面捏白虎、捏小人,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现在这项习俗会参与的人已经比较少了,但是寓意还是好的,惊蛰节气正值春天,可以多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对身体也是比较有好处的。
惊蛰有没有什么习俗?
惊蛰习俗有很多,举例如下:
1.打小人:民间很多地方在惊蛰节气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拍小人的习俗,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
2.祭白虎:每到惊蛰节气的时候,民间都会有祭白虎的习俗,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防止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
3.吃梨:惊蛰吃梨是民间惯有的习俗,因为“梨”与“离”谐音,有远离的意思,而且惊蛰的时候天气干燥,吃梨可以清热去火。
十六和惊蛰的关系?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11][12]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万物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自此开始。[13]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14]
每年正月十六或十七日是惊蛰日又名白虎启齿日传统是祭白虎,后发展为打小人。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人总是最让人头疼的,所以正月十七这一天,在很多地方都有打小人的习俗,大家在这一天会用纸片剪成小人的样子,然后撕碎或者剪碎,以此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诸事顺利,小人远离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惊蛰南方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惊蛰南方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