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民风民俗之所以能传承延续下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民俗传统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3-01 15:23 点击: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对习俗的适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对习俗的适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风民俗之所以能传承延续下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由于历代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文化形态,它既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今天,要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要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母体一一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从整个世界文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处。  

民风民俗之所以能传承延续下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民俗传统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 星座运势

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      

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起源最早的。但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文化类型,它历经数千年内忧外患,一直保存、延续、发扬光大到今天。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因为异族的入侵而中断。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 曾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化。惟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原因上说,这是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大陆性地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格局、宗法社会组织结构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但主要的原因则是源于内部,即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多样性的生机力、统一性的同化力、包容性的融合力、++性的亲和力、变易性的创造力和民族历史意识的延续力等,构成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之源。   

民俗传统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民俗”来源于地缘文化。是文化渗透而固化了的代名词。

有优的一面,也有劣的一面,优点是它传承着历史的文明,诸如:清明节祭祖.,大年三十团圆饭.,正月十五闹元霄.,二月二.,五月初五插蒲剑.,(纪念屈原)八月十五吃月饼(杀++)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改变了不少不利于人们生活的陈风陋习。如:三房四妾.,裹小脚.,男人留辫孑.,穿鼻驹.,戴镶圈.,等等。

跟进时代发展,陈旧的民俗会被渐渐取替,新时代的新风尚又会逐渐形成新的风情习俗!

民俗就没有好与不好。民俗只是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有些民俗,如:裹脚,童养媳,剃头,都是有当时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民俗都在改除。现行的民俗也在改变。对传统节日,传统民俗的认可都在慢慢的淡化。新的民俗也在形成。比如圣诞节,光棍节。总之,民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好与不好。

民俗传统也是有两面性的,其缺点主要有:

1、传统的过分继承,不利于发展创新。比较“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2、民俗的过分传承,不利于民族融合,容易使民族间形成隔阂;

3、民俗传统,容易滋生、传播封建思想;

4、民俗传统,可能会导致部分人、对部分事务失去合理判断;

5、民俗传统,不利于孩子学习新鲜事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对习俗的适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对习俗的适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